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积极服务科研育人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发展校企联合研发机构成效显著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简称信研院)先后与安捷伦、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起20余个联合研发机构,并以此为载体,积极服务于重大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2009年信研院运行的13个联合研发机构占到全校的12.5%。
一、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发挥重大项目组织平台作用
信研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立重大项目组织平台,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突破核心技术,推动科技进步。
面向国家铁路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信研院联合相关院系开展“客运服务电子客票及收益管理的应用研究”,攻克了大规模高并发交易处理体系架构方面的关键技术,解决了高负载下电子客票服务质量问题;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了京津城际铁路快通卡系统并得到应用;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联合成立轨道交通自动化研究所,提出并设计开发了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在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实验室测试和验证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联合校内外相关单位共同承担“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及装备研制”,组织攻关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及相关配套系统的关键技术。
在“863计划”重大项目“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链路传输技术”等的研发基础上,信研院与十多家学校和企业合作,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IMT-Advanced新型无线传输技术研发”课题;在“863计划”重点项目“32位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等项目的研发基础上,信研院还牵头争取了国家“核高基”领域的重大专项课题。
二、积极服务科研育人,体现技术创新支撑平台作用
信研院通过联合机构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输送急需的优秀人才。
1.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多渠道实现成果技术转移。在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TMB)方案的研发中,信研院采用“知识产权收益共享”的方式将自主创新的TDS-OFDM技术进行转化;信研院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还与香港应用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多媒体广播与通信联合实验室,从标准宣传、现场测试、产品认证及后续技术研发各方面积极推动DTMB在香港本土的实施。在推动中国3G手机通信标准中,信研院采用“知识产权交换”的方式加速TD-SCDMA基带芯片产业化,又以“知识产权转让”的方式,将学校的14项发明专利授权给合作企业。为推广学校研发的UTI数字电视机卡分离标准和技术,信研院与日本瑞萨公司成立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联合开发UTI主机接口芯片并已实现量产。
2.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为产业输送优秀创新人才。联合研发机构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行业、尽情施展潜能的工作机会。作为铁路列控方面的国家骨干企业之一,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一直缺乏高水平研发人才,在与信研院成立联合研究机构之后的短短三年内,清华大学就为该企业输送了近3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很快成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研发的骨干力量。该公司负责人周伟感慨地说:“作为老牌大型国有企业,想要招到合适且具有相当研究水平的一流人才一直是企业的难题,正是与信研院建立的联合研究机构,为我们送来了最需要的人。”
(供稿:信研院 责编:许亮 核发:王岩)
送:校领导,有关部处
清华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2010年6月2日印
来源:
清华INFO
http://xxbg.cic.tsinghua.edu.cn/oath/detail.jsp?seq=86024&boardid=2705